首页 行业

从教20年,艺术家丁海斌: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孩子来说固然重要,但要警惕“套路化"

发布时间:2023-06-20 11:04:42来源:外滩教育

看点 近年来,美育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,各类兴趣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展。然而当我们提及美育,到底在讨论什么?是艺术创作的技巧,还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?在艺术家、美育教学实践者丁海斌的眼里,这些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……


(相关资料图)

支持外滩君,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“星标”我们,从此“不失联”。

文丨柯察金 编丨Leon

如今,精细划分的、个性化的课外兴趣班越来越多,反映着家长对于孩子教育越来越高的需求。然而,尽管期盼是好的,各种教育理念常常让家长摸不着头脑。

例如,很多孩子都去美术兴趣班,几个月训练之后,可能画得更“逼真”了,抑或看上去很“有想象力”。但实际怎样也很难让人分辨;

在拜访了80后艺术家、美术教育者丁海斌老师,对儿童学习绘画做了一些深入探讨后,外滩君有了些新的启发。

丁海斌,青年艺术家,大道儿童艺术主持。参与国家师范教育本科教材编写。出版《成长的声音》水墨教学书。

丁海斌老师常有些令人意外之言,例如:“孩子不必追求画得像”、“鼓励孩子涂鸦乱画”、“别把画画当回事”、“想象力可能是个假象”……那么,到底怎样的美育方式更适合孩子呢?

美育的两大误区:逼真、创意?

时间回溯20年前,丁海斌老师毕业后,进入到家乡的一所高中任美术教师;并与同是美术出身的妻子,开了一间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室,一边工作,一边进行艺术创作。

丁老师的课,一开始就与众不同,他尊重孩子,不迎合家长,只依照艺术的本心来引导。这和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。

丁海斌坦言,自己学画很多年,一直到大学时遇见的启蒙老师、艺术家于荣国先生,给予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。

他由此意识到,曾经在应试环境下所受的训练,是 机械的,模式的,实际是反艺术的

那段时期,丁老师对于艺术认识有了一个自我觉醒,并慢慢感受到了艺术带给自己的乐趣。

丁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

在实际从事教学的过程中,他总结了关于艺术,一般人最常见的有两种误区:

第一,总想教孩子怎么“画得像”

“ 简笔画现象存在已久,对于儿童危害很大。”

比如老师画一个房子,孩子跟着画一个房子;老师画一只老虎,孩子跟着画一只老虎。老师一步一步教,孩子跟着一步步学。如此一来,孩子很快就能拿出令一些家长“满意”的成果。

“ 目前还有很多老师仍停留在这个层面进行教学。”

但丁老师指出:殊不知,过早地进入程式和技法,对儿童创造力有很大伤害。

“画画,没有对错”,可以“将错就错”,这是丁海斌一开始就确立的观念。

他在教学中,打破了“国画”的概念,有意远离那些常见的国画题材,去除一切模仿和套路,而是借用涂鸦艺术的形式,去引导孩子展现出“情感的痕迹”。

丁老师学生的作品

为了让孩子更专注于自我表达,丁海斌将技术放到最低,而更多的引导儿童的感受,直觉能力,保护儿童的天性。

“对于孩子来说,技术越简单越好,越少的干扰越有利于表达。”丁老师说。

比如,他教给孩子一个最简单的“一笔画法”,即让毛笔先吃饱墨水,在宣纸上不停画下去,直到墨色画干为止。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很自然地理解了墨色“焦浓淡干湿”的各种变化。

通过一笔画法,孩子们很轻松地理解了墨色变化

第二,过于关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

科技创新时代,人们很关注想象力和创造力。大家可能会想,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儿童不是很重要么?丁老师指出:创造力当然很重要,但要警惕“想象力”和“创造力”套路化。

很多孩子“天马行空”、“充满想象”的作品,总让人觉得重复和似曾相识,套用了一些创造方法。

比如说图形创意中常用的“ 置换法”,或把蜻蜓置换成飞机,或把鱼的身体置换成风筝,或把水瓶盖子置换成水果……

这些方式方法并没有错,但同时, 方法不是目的,孩子在运用这些方式时,也需要警惕创造的模式化。

丁老师认为:绘画,不仅需要老师对于绘画知识的传递运用。更重要的是,还要回到孩子的需要、儿童的心理。

丁老师学生的作品

如何激发,如何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和乐趣,是教学实现儿童创造力更重要的因素。

所以,心灵的打开,往往比技术重要;

儿童兴趣的激发,比学习怎样的内容重要;

自信毫无障碍的进行绘画,比画面效果重要;

自己开心满意,比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重要。

这种不迎合家长的“期待”的做法,最初并不被理解。但渐渐地坚持,从2009年创办工作室的寥寥数人,丁老师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家长对于他教学理念的追随。

在自然游学中,丁海斌还坚持让家长陪着孩子一起上课画画。

家长和孩子一起上课

他说,“如果家长只是作为局外人在旁边,他们永远不会了解孩子到底在做什么、为什么做。”

美育观念的改变,实际上要从家长开始。

出走嵩山:山里“野孩子”的野趣

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,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

然而,刚开始做教育时,丁海斌坦言,教学其实是在不断受挫中度过的。他说,搞艺术创作是一回事,做儿童教育是另一回事,而后者比他想象得难的多。

1.课堂,不能离自然太远

2013年,丁老师辞掉做了10年的高中美术老师工作,扔掉了旁人羡慕的编制,跑到嵩山搞创作去了。

在画画之余, 丁海斌把附近山里的 一些孩子们喊来,免费带他们画画,连画具也给他们提供好。

孩子们开开心心,他们在山里玩耍嬉戏,在石头上、在玉米地里创作。

“ 山里的孩子,自然,灵气,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。”

山里的小学员

看到这些孩子作画的状态,丁海斌像是被迎头一击。“太野、太生猛,他们完全把我过去的经验给打破了。”

丁老师发现,此前在城市里的课堂上,孩子们普遍规规矩矩,按部就班,缺少了点艺术的野性和灵气。

他很快意识到,自然的滋养,孩子“感受力”的培养,这些尤为重要。

学生作品

2.打通感官,心灵解放

丁老师意识到感受力,对于儿童成长尤为重要,并在课堂上尝试感官的训练和打开。

例如,他在游学绘画中,引导儿童 整个身体参与进去,运用身体的力量和气势带动绘画。

2015年秋天,丁老师领着孩子去户外游学,带上毛毡、水桶和画笔,一头扎进田野,暴露在太阳底下,呼吸着泥土的味道,感受着自然的气息。

玉米地,近距离感受自然

“去和玉米握握手吧,用手摸一摸它吧,用鼻子闻一闻它吧……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感触,从一片具体的叶子和枝干开始,孩子们先抓住一棵玉米的生长形态,慢慢发现玉米的生长特点。”

学生玉米地作品

孩子开始动笔后,丁老师又鼓励他们调动整个身体的参与,“根据需要,身体可以左右、上下移动,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回到自我的感受。”

在当下的情绪与感受中,孩子们展现出了非常惊人的表现力,甚至在笔触里可以表达出玉米叶子折断的、受伤的那种心情;

儿童画画的过程中,也是自主探索的过程,比如描画比较粗的叶子,把毛笔“躺”着画;

还有的孩子在画的过程中,自然的找来泥土和草粘在画上——他们问丁老师可以这样么,丁海斌笑着说当然没问题。

自信、快乐、放松、敢于“画错”……这样的氛围,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获得心灵的解放。

“在自然游学中,我曾与艺术家李凝合作, 引导孩子用身体去‘说话’,扮演一棵树、一座山、一只矿泉水瓶子……我意识到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这些其实都可以成为孩子自我表达的一部分。”丁老师说。

美育之终极目的:给孩子幸福

2013年,丁海斌的女儿出生。伴随着女儿的成长,他更密切地观察到一个生命的萌芽。

女儿很小就愿意拿着笔涂涂画画。丁海斌发现,其实对于孩童来说,艺术无关乎技术,甚至无关乎审美,一开始,它仅仅是种游戏。

他不去“教”女儿画画,一有空时,只是陪她游戏:

爸爸画一笔,女儿添一笔,从白纸一张到斑斓一块;或者做“追逐”游戏,女儿的红笔在前面跑,爸爸的蓝笔在后面追,线条时而纠缠、时而分离,那是股喷薄而出的趣味和生命力。

女儿的作品

当女儿大些的时候,有段时间画画时,手里多了块橡皮,画一会儿便说自己画错了要擦。

丁海斌让女儿把橡皮抛掉: “画画没有对错,要将错就错,你可以改造它,可以调皮,并不一定要画像,但是要画得开心。”

渐渐地,女儿把画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,就像饿了要吃饭、渴了要喝水,家里堆满了她的大小创作。

在工作室学画的孩子们,常说,“画画不累,来这画画就像休息。”

这些年来,丁海斌尝试了用各种形式来实践美育:带孩子去各大美术馆,到太行山和石头一起“打坐”,在海边堆沙滩城堡……他一直在思考:儿童学习画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?

在海边堆沙滩城堡

他慢慢觉悟到,画画不是终极目的,对于孩子来说,如何变得快乐,有趣,如何开启智慧,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才是最重要的。艺术本身也仅仅是媒介和载体。

“把人作为目的,而非手段”。康德200多年前的智慧话语,如今看来仍任重道远。

学生画的丁老师

如今,丁海斌教过的孩子们,很多已经长大了。他们有的从事了艺术相关的行业,有的从事跟艺术并不相干的领域。

但共同点是,他们都把画画作为生命里的滋养,因画画而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,对于丁老师而言,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。

关注外滩教育

发现优质教育

上一篇 下一篇
推荐阅读 more